GYT 142-1999 米波分米波地面电视广播监测技术规程
ID: |
0501913304304DF686D4A52CA4CE5000 |
文件大小(MB): |
0.65 |
页数: |
17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7-14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GY,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GY/T 142-1999,米波分米波地面电视广播监测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VHF and UHF terrestrial,television broadcasting monitoring,1999-11-17 发布2000-02-01 实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布,GY/T 142—1999,、人 、a,刖 s,电视广播监测是整个电视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做好电视广播监测工作对促进我国电视广,播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规范电视广播监测工作,特制订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米波(VHF)、,分米波(UHF)地面电视广播的测量项目、技术指标和监测方法,本标准由全国广播电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监测中心,本标准起草人:刘淑香、张伟,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米波分米波地面电视广播监测技术规程GY/T 142-1999,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VHF and,UHF terrestrial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monitoring,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米波(VHF)、分米波(UHF)地面电视广播的测量项目、技术指标和监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电视发射台服务区内米波(VHF)、分米波(UHF)地面电视广播的监测,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的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 1584-1979,GB 3174-1995,GB/T 7401-1987,GB 12572-1990,GB 13421-1992,GB/T 14109-1993,GB/T 14433-1993,GB/T 17308-1998,ITU-R BS. 562-3,3术语,国内电视插入测试行信号,PAL-D制电视广播技术规范,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发射机频率容限,无线电发射机杂散发射功率电平的限值和测量方法,电视、调频广播场强测量方法,彩色电视广播覆盖网技术规定,电视插入测试信号简化自动测量参数的定义,音质的主观评定,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 1 地面电视广播 terrestrial television broadcasting,指地面开路电视广播,3. 2 监测(地面电视广播)monitoring (terrestrial television broadcasting),是对整个地面电视广播系统的播出技术质量与效果进行主观评价和客观测量,3. 3 发射台服务区 service area of transmitting station,在发射台周围,服务场强等于或大于可用场强的区域,称为发射台的服务区,3. 4 服务场强 service field strength,供公众直接接收的欲收电视台无线电波场强,3. 5 可用场强 available field strength,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1999-11-17批准2000-02-01 实施,1,GY/T 142-1999,是在有自然噪扰和人为干扰,并存在同、邻频干扰的情况下,可以得到满意接收质量所必需的场,强最小值,3. 6 图像载频频率偏差 video carrier frequency deviation,是指图像载频的实际值与图像载频的标称值之间的差值,3. 7 图像、伴音载波场强差 field strength difference between video carrier and audio carrier,在服务区内电视图像和伴音载波间场强之差,4电视频段范围及射频信号特性,4.1 米波(VHF)频段,波段 I 48. 5MHz .72. 5MHz,波段 II 76MHz .92MHz,波段 HI 167MHz-223MHz,4. 2分米波(UHF)频段,波段 IV 470MHz .566MHz,波段 V 606MHz .960MHz,注:波段V的798MHz (DS-49)至958MHz (DS-68)在同等条件下为广播业务与其它业务共用。实际规划和使,用频段需按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决定执行。本标准也适用于798MHz.958MHz电视广播(经国家无委批准,的频率)的监测,4.3 电视射频信号特性,电视射频信号特性见表lo,表1射频信号特性参数表,序号特性项目参数值,1 射频频道带宽(标称值) 8MHz,2 伴音载频与图像载频间距+6. 5MHz ±0. 001MHz,3 频道下端与图像载频间距-1. 25MHz,4 图像已调波上边带宽度(标称值) 6MHz,5 图像已调波残留下边带宽度(标称值) 0. 75MHz,6 残留下边带最小衰减值,20dB (<*1.25MHz),30dB (-4. 43MHz±0.1MHz),7 图像信号调制方式与调制极性振幅调制,负极性,8,射频信号辐射电平,(%峰值载波),同步电平,消隐电平,黑电平与消隐电平之差,峰值白电平,100,75 + 2.5,0~4. 5,12. 5.15,9 伴音信号调制,调制方式,最大频偏,预加重时间常数,调频,±50kHz,50 u s,GY/T 142-1999,表1射频信号特性参数表(完),序号特性项目参数值,10,图像已调波包络峰值有效辐射功率与伴音未调制载波有,效辐射功率比,10:1,11 电视图像信号群时延频率特性,±30ns (0.25MH……
……